彎管機廠家為了防止或減少彎管的缺陷,彎管機應采取相應的對策,解決符合要求的管件。在產品設計結構允許的范圍內,盡量設計較大的彎曲半徑。全自動彎管機廠家針對上述幾種常見缺陷,應采取針對性措施。
1、對于圓弧外側壓扁嚴重的管件,可將壓模設計成無芯彎曲時有防變形槽的結構,以減少彎曲時壓扁的程度。對于有芯彎頭,要及時檢查芯棒的磨損情況,確保芯棒與管內壁的單邊間隙不大于0.5mm。同時,安裝芯棒時,芯棒的進給量要適當。
2、小半徑折彎中圓弧外側減薄時的折彎工藝特性是由折彎工藝的特性決定的。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應采取措施克服過度減薄。常見的有效方法是使用側向增壓器和尾部帶有頂升裝置的彎管機。工作時,升壓或推動機構將管子向前推動,抵消部分彎管阻力,改善管段上的應力分布狀態,使中性層向外移動,從而達到減少減薄量的目的。在弧的外側。助推的速度根據彎道的實際情況確定,使其與彎道的速度相匹配。
3、管子出現弧外彎曲、開裂的情況,首先要保證管子有良好的熱處理條件,排除管子因素后檢查壓模壓力是否過大,并調整到使壓力適當。江蘇全自動彎管機廠家檢查芯棒直徑是否過大,對大直徑修模,確保芯棒與管內壁有良好的潤滑,并采取適當措施避免機器抖動。
4、弧內起皺,應根據起皺位置采取相應措施。如果前切點起皺,應向前調整芯棒的位置,使芯棒適當前進,并在管子到達彎頭時為管子提供合理的支撐。 ;如果后切點起皺,應快速安裝防皺,安裝位置要正確,將壓縮模塊的壓力調整到合適的壓力;如果圓弧內側完全起皺,除了調整壓模使壓力合適外,還要檢查新桿的直徑。芯軸直徑過小或磨損嚴重時應更換芯軸。
綜上所述,在彎管過程中,由于工藝和操作不當等原因,彎管可能會出現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缺陷,特別是當管子彎曲半徑小,模具之間的位置比較小。力量組合不當更容易產生缺陷。因此,具體分析不同類型缺陷產生的原因,并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如調整模具零件之間的位置和壓力,選擇合適的芯軸,良好的潤滑,以及安裝防皺模具和增壓裝置等,等,可以減少或消除缺陷的發生,從而獲得更好的彎管件。
手 機 : 198-0503-4046 (鄒經理)
Q Q : 709046660
QQ郵箱 : 709046660@qq.com
地 址: 淮安市漣水縣時碼工業區
二維碼